湘西评论|让赏花经济走得更远
春花秋月,夏雨冬雪。作为古代文人墨客时常吟诵入画的题材,赏花游从古至今都是踏春出游的首选。再加上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现实情况,今年春季周边赏花出游成为很多人的“最爱”。
但细观州内众多赏花游,除了在“观赏物”上有所差别,其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的差别并不大,在创新性与区分度上的差异更是微乎其微。怎样延长赏花旅游产业链,避免赏花经济昙花一现?笔者是这么看的:
漫画作者:黄谆
首先,“赏花经济”要跳出季节性的制约。出游赏花多集中在春季,其余部分季节由于没有核心吸引物,从而导致出游体验的不可持续性。如何避免“赏花”的昙花一现,需要深挖赏花文化和衍生类产品,无论是在景区做差异化的产品,还是对季节性进行互补,都可以利用“赏花模式”作为催化剂,适时与党建、红色、研学、美食、农耕、乡村集市、摄影、写生等相结合,让参与性强、体验感好的旅游内容贯穿全程,才能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让原本“到此一游”式的赏花,转变为休闲游、研学游、体验游,以带动其余季节的出游潜力,达到延长赏花游影响力的效果。这样一来,“花”就是千变万化的。
其次,“赏花经济”需要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方向转型。赏花游不能只停留在“拍照打卡”的初级阶段,赏花不是出游的唯一目的,游客还需要更多留下来的理由。如今,拥有更多体验感和参与感的沉浸式旅游,越来越受到游客追捧。发掘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或将诗词歌赋运用其中,或与时尚结合,举办以花为主题的节庆活动,穿汉服、展国风,还可融入书画展、摄影大赛、灯光节、美食节、音乐节展演等多种内容与形式。旅游产品提供方还需进一步发掘游客消费需求和旅游消费场景相契合的点,充分将特色美食、特色产品、配套服务融合在一起, 把赏花体验转化成能助力乡村振兴的真金白银。
当然,赏花游仅靠广度上的发力是不够的,纵深上的拓展同样至关重要。赏花游极易出现同质化问题,盲目攀比规模,甚至直接跟风引进,而陷入劳民伤财的恶性循环。消费者“喜新厌旧”的旅游偏好,决定了“赏花经济”必须提前规划,而不是用新的花种去替代旧花种,也不是一味妄图以规模取胜,百亩、千亩、万亩,若是不能赋予“花”其他价值,花的规模再大归根结底还只是一朵花。
最后,作为旅游产品生产方,赏花游目的地仍需居安思危,理性思考,创新发展,努力打造类似“看梅就去陈家坡”“赏樱就选栖凤湖”等具有辨识度和大众认知度的赏花出游目的地。
相信在更多匠心之下,春看樱、夏观荷、秋赏枫、冬品梅,一场场赏花之约,能看到的不仅仅是花,更是湘西旅游的勃勃春天。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来源|团结报
作者|田浩
编辑|杨世芳
监制|陈昊
精彩内容速览一分钟